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,日前,浙江省龙泉市举办了助老助幼类公益性岗位业务培训,当地100余名来自各村、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参加了培训,随后他们被分配到各村(社区)的公益性岗位上工作。
助老助幼服务工作不同于家政服务员,主要是为村(社区)60周岁以上老人、留守儿童、孤困儿童提供代办日用品、精神慰藉、陪同看病等公益性服务。助老助幼类公益性岗位属非全日制,每月工资不低于龙泉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半。
“张美芬是村里出了名的孝顺儿媳,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失明又患病的婆婆,现在公益岗位上更是干得没话说,她对于这份新工作格外上心!”剑池街道曾家村的服务对象曾老伯,对助老助幼类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张美芬夸赞有加。
去年以来,龙泉市民政局联合市人力社保局共同开发了108个助老助幼类公益性岗位,目前已有89人上岗;联合龙泉市残联共同开发了19个全日制残疾人专职委员公益性岗位,目前已有7人上岗。
“水南村有个脑瘫儿童,李金娥对他特别关心,经常到他家看望,照料他的日常生活。”剑池街道社保员范婷婷告诉笔者,李金娥自身家境非常困难,街道帮她安排到助老助幼公益性岗位后,她每天认真落实帮扶工作,是剑池街道的“基层服务”之星。
“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,我会加倍珍惜,不怕苦、不怕累地干好工作,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!”说起未来的生活,李金娥满怀信心。
龙泉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,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,靠劳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,帮助他们树立改变家庭困境的信心,真正实现“扶贫先扶志”。同时,也营造了助老助幼的良好氛围,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。